网站地图
RSS订阅
收藏本站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成功励志

李想:让经历过成功的老人去带新队伍

作者:habao 来源:未知 日期:2019-3-11 8:21:18 人气: 标签:成功人的故事
导读:很多创业者起家的业务虽然还在成倍增长,但毕竟不在迈特尔波特的理想化商业世界里(这个世界里牛逼模式开挂,只做好一个主营业务就够了),因此都会有可能面临选…

  很多创业者起家的业务虽然还在成倍增长,但毕竟不在迈特尔波特的理想化商业世界里(这个世界里牛逼模式开挂,只做好一个主营业务就够了),因此都会有可能面临选择,并且需要布局下一个增长引擎,同时加宽护城河的时候。

  创始人实际的思考是,新的业务有了想法以后如何有效组织孵化,既能借老业务的力,但又不能受老业务组织和流程惯性影响。

 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,新业务的孵化是存在一些技术性难点的。比如到底是新人新业务,还是老人新业务?如果采取了混合搭配制,新老团队什么比例是最合理的?

  公司应将收入的多少投入用于新业务的尝试?如何考核与激励创新业务团队?如何在允许试错的同时,让老业务觉得公平?如何失败,何时考虑止损?

  创始人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,多半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思考如何系统性组织和激励创新,从而不断孵化新业务。

  我们讨论的大前提是新业务的商业逻辑是合理的,新业务符合公司的商业意义。在这个基础上,我们把李想与的部分讨论,总结如下。李想是为数不多可以将实战经验加以总结提炼为体系打法的创始人。

  新业务的关键点在于老业务的基础是什么样的。如果老业务已经是利润非常健康的“现金奶牛”,我让经历过成功的老人去带新业务,他们更有信心,也能很好地调动企业的资源。这时候让新人去做老业务,老业务健康有序,更容易上手。

  如果公司的老业务是因为做得不好,而不得不去做新业务,那么用新人老人没什么区别,因为也都没成功过,也都没有什么大的。这时候甚至新人做新业务会更好一些,坏毛病和团队内的负面情绪会更少。

  CEO要放多少精力在新业务上,这个取决于业务的重要性。我觉得在创业初期,还是应该集中资源在少数,甚至唯一的业务上,而不是扩展更多的新业务。创业企业千万别学大企业,因为资源是不一样的,创业企业资源少,就应该集中在极少数的业务上,才有胜算。

  创业初期的战略应该是集中全部的资源在一个业务上,这样才有胜算。和大企业比拼业务丰富,资源多,基本上是。

  新人和新团队的加入,创始人一定要避免“找救世主”的心态。这个世界上没有救世主,错误的预期和不切实际的心态,会让新人进来定位错误,也会让老态发生对立的变化。必须与核心团队先把团队为什么引入新的高管达成共识,不找救世主,新人就是核心团队的一份子,为了更好的发展而弥补我们的短板。

  如果你找的不是救世主,企业自身又有合理的薪酬和考核体系存在,利益分配就不是问题。想考核什么,就会获得什么,这是不变的道理。价值观、业绩、战略执行度、能力都可以考核,关键是CEO和团队自己想要什么。

  反对整建制的招募一个完整的团队进来,除非是必要的收购或者合并,否则我反对这么做。成功的团队没必要也没动力整体直接加入你,二把刀的团队能害死你。一个管理者从原有的企业带一个完整的团队加入,我觉得人品上就有严重的问题。

  我们每年会把95%的费用集中投入在主营业务家用智能电动车上,这是我们前十年的核心和现金奶牛。另外,我们还会把每年5%的费用投入在出行业务上,这是一个专门的团队,有目标地去在这个业务方向上发展,这是我们的愿景决定的,这也决定了我们对于更长远的未来的判断。私有车辆和共享车辆,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出行场景。

  业务要有完整的产品、技术、商业的逻辑,在一个闭环逻辑下,才能有效地判断小的阻碍应该如何修正和突破,而不是走哪算哪。也能让大的失败真正到来的时候能够地认识到,不至于让失败决定了,只要往前走,失败总是难免的。

  止损没有什么绝招和技巧,唯一的方法是面对现实,实事求是。这个度其实并不容易,做不好就是该的没有,该放弃的没有放弃。内心坚定和实事求是的两者融合能力,就是对于优秀创业者的重要。

  以上,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栏目能够给创始人们一些,也秉承“实战”这个原则在这里提供了一些可能可以去尝试的方法。当然,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,我们能避免踩坑就不错了。这也是“我们找有经验的人,把自己过往做这些事情得到的经验告诉大家,共同讨论”的初衷。马伊琾

  

本文网址:
下一篇:没有资料
共有: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
发表评论
姓 名:
验证码: